中俄生物医药领域国际论坛总结

16-11-2017 1698

2017年11月11-16日,在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和当地分会场举办的“一带一路中俄生物医药合作国际论坛”圆满召开。此次论坛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支持(与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共同作为组织方的还有俄罗斯联邦科教部和圣彼得堡市政府),值得注意的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驻上海代表处起到了重要影响力,使得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一流大学、企业和组织代表团纷纷前来参加论坛。

中俄生物医药领域国际论坛总结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校长А.И.鲁茨科伊总结说“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是连接中俄两国不同企业和教育机构的“纽带”。我们面对的重要任务是加强中俄两国在医疗、生物医药和生物组织结构领域的沟通和交流,这是我们的任务,同时也是我校驻上海代表处的任务,我们圆满的完成了这项任务。我们计划将在能源、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添加剂技术、汽车制造等领域继续开展此类论坛。”

生物医药已形成了多方向的大型世界集群,论坛为期三天,参与方对中俄生物医药领域合作前景给予了肯定,并随时准备开放性的多方合作。

论坛第一天,各生物医药企业、基础设施组织和中国国家政权机关开展了计划会议。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阿尔马佐夫国立医学研究中心、斯切诺夫莫斯科国立第一医科大学等其他国家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以及一些领先的商业生物技术公司代表提出了希望同中方共同合作的项目。

中俄生物医药领域国际论坛总结

论坛第二天举行了开幕式,并召开了全体大会和专题会,在科研楼大厅举办了科技展,展会上向论坛与会人员介绍了俄罗斯的大学及医疗机构所获成果。论坛第二天的主要事件是在中俄大学、企业和医疗机构签订了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三方合作协议。

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Д.Г. 阿勒谢尼耶夫表示“由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组织召开的国际论坛开启了中俄生物医药领域合作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希望论坛期间各方建立的联系将发展成为科学领域的合作,并在该领域为世界创造新篇章”。

论坛第三天,全天开展了“新一代疫苗”专题会议,专门讨论肿瘤疾病、艾滋、流感和结核等全球研究的问题。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分子病毒学和肿瘤学”科研室主任А.П. 科兹洛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领军专家邵一鸣、国家纯生化制剂科学研究院院长 Ю.М. 瓦西里耶夫等代表在会议期间发表了讲话,全世界的相关科学家正面临着研制出一种通用抗癌疫苗的任务,在21世纪他们取得了这一任务的突破性进展,正如А.П.科兹洛夫教授所述,广谱抗癌疫苗正重复着艾滋病疫苗。

中俄生物医药领域国际论坛总结

安德烈 彼得洛维奇在报告中指出“邵一鸣博士提到了预防艾滋病疫苗,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治疗性疫苗,这些疫苗都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也就是说落后于抗癌疫苗。周所周知的问题是:我们治疗艾滋病,但没有将其治疗到最后,因为病毒仍存留在体内,因此有人提出首先激活体内病毒,然后通过治疗性疫苗将病毒消灭,这项提议在不久前的相关临床试验中获得了验证”。

科兹洛夫教授同邵一鸣教授共同对倡导“一带一路”为主题的项目表示关注和支持,由两国联合共同研究艾滋病疫苗的项目一定会取得更新进展。

中俄生物医药领域国际论坛总结

邵一鸣博士和А.П.科兹洛夫教授对倡导“一带一路”为主题的项目表示关注和支持。

参会各方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获取流感疫苗的研究上,目前在流感的治疗中,第二代疫苗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但是全世界的相关专家都正致力于研制第四代疫苗,这是一项很有前景的研究。另外还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人们拒绝接种流感疫苗的问题更加有待解决。

在论坛专题会结束后与会者参观了阿尔马佐夫国立医学研究中心、俄罗斯卫生部流感研究所、圣彼得堡巴甫洛夫第一国立医科大学、俄罗斯波列诺夫神经外科科研所,在这些机构来宾们参观了现代化实验室和中心,机构主要专家做了专项演讲。

“中俄生物医药合作”国际论坛的最后一天,在塔斯社(圣彼得堡)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专门讨论了高端生物医药集群发展以及包括3D打印技术和数字技术帮助下研发的新型生物医药产品的推广,两国专家分别讲述了高新技术突破性成果的相关内容。

材料由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国际部提供